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分会组成与运作模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1年 成立以来,在中科院及上海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上海分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队伍规模得以不断壮大。入选会员均为各相关学科方向重要的科研骨干力 量,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潜质。青促会对这一青年人才群体的支持将有效带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从而为上海分院整体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依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组织管理机制》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在中科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中科院上海分院所属上海地区各单位于2012年7月共同组成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分会,现有成员单位11个,会员130人。 一.目的及宗旨 青促会上海分会平台的建立,旨在调动各青促会会员积极性,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沟通、加快青年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上海分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会 将 秉承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办会的宗旨,带领各会员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拟开展多样的交流活动,努力帮助各会员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学术 视野,并对外充分展现出上海生科院青年学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同时,面向青促会成员,切实的以成员的成长需求为工作导向,促进成员及单位间的交流及学科交叉,总结和倡议有利于青年研究人员生涯发展的模式和措施,关 心、 发现和解决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实际困难。外联和整合面向青年人才的资源,衔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计划,成为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历程中的一段提供助力跑道。 二.组织构架 采用上海分会和学科分会的双层构架体系,即上海地区分会和学科分会。 上海分会采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由各单位青促会会员协商推荐组成。由一成员单位出任轮值主席,负责当季的活动协调。上海分会主要面向全体成员的共 性 需求,组织和协调与青促会成员切身利益相关的调查及落实,开展非专业背景的讲座及外联活动,鼓励青促会会员开展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学科分会负责学术交流,成员单位可横跨多个学科分会,实现丰富的交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所际间的学术研讨会,所际的科研服务资源的共享等),并提供科研合作的实际支持。 当前联席会议组成: 总协调人:王少伟 (上海分会会长) 王俊(副会长) 徐麟(副会长)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王少伟 |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机所 | 王俊 |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徐麟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毛朝梁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徐可 |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邱早早 |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李迪 | 上海天文台 | 安涛 | 上海药物研究所 | 王江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薛新忠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俞文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