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科研进展
︰  数理科学
︰  化学材料
︰  生命科学
︰  地球科学
︰  工程装备
︰  信息管理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数理科学
中国2060碳中和承诺将有效控制2100年前后全球温升和海平面上升幅度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21/10/25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组,崔惠娟副研究员(第九批会员)等研究发现中国提出的2060碳中和目标将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有可能实现将本世纪末温升幅度控制在1.5°C的巴黎协定目标。相关研究结果以“Long-term temperature and sea-level rise stabilization before and beyond 2100: Estimating the additional climate mitigation from China's recent 2060 carbon neutrality pledge”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中国政府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全球气候以及《巴黎协定》的实现有更有利的贡献。该研究预设不同碳达峰与碳中和年份的减排路径,利用简单气候模式(MiCES)和半经验统计关系计算了不同中国碳中和路径下,本世纪末的全球升温幅度和海平面上升范围。结果显示,中国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需要每年以不低于6%的减排速率和不低于10%的速率增加碳汇。而中国实现碳中和将有效减少本世纪末0.16°C-0.21°C的全球升温幅度,有效降低超过1.5°C累积增温幅度,中国贡献程度可达到全球的17%-22%。全球只要不晚于2070年实现碳中和,就将实现《巴黎协定》2°C的温升控制目标,并于本世纪末减少海平面上升5cm。而实现全球1.5°C的目标,需要全球进一步完成二氧化碳负排放或实现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氟相关气体等)的零排放,即可在2100年降低全球升温幅度0.87oC -1.16oC,减少2200年海平面上升49 – 59 cm。同时,研究还发现碳达峰年份与碳中和年份越早越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对于短期全球气候,碳达峰时间影响更大,而长期来看,碳中和时间将在体现出更显著的影响。总体而言,中国雄心勃勃的碳中和承诺有利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但仍需要更快地达到较低的排放峰值,开发二氧化碳负排放技术,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零排放等额外努力。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崔惠娟副研究员(第九批会员)与德州农工大学XuYangyang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读博士生陈介威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项目(A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c0cac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