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到17日,中科院青促会北京分会会长李子申研究员带队,由物理所李治林副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闫宏亮研究员、空间科学中心焦菁副研究员组成的科普代表团,联合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共同赴嘉兴开展2022年度科普日系列活动。 中科院青老科普团与嘉兴市科协领导合影留念 李子申研究员在嘉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为5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北斗,超越您的想象力”科普报告,重点介绍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讲解了北斗系统历时30余年艰辛攻关、自主创新的真实故事,以及在交通、电力、通信、水利、气象、减灾、交通、渔业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案例,展望了北斗系统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赋能未来经济社会生活的愿景,并引导小朋友们树立远大理想,锻炼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强盛贡献力量。 李治林副研究员分别在嘉兴市行知小学、省身教育集团光明小学为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七彩世界,精彩科学”的科普讲座,介绍生活中关于光与色彩的各类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提供了10余个基于生活中常见材料的科学小实验方案,供学生们课后在家里动手观察,例如喷雾与彩虹、牛奶的散射、蝴蝶翅膀的干涉色、紫外灯下的叶绿素荧光、偏振片与光弹效应、黑枸杞的酸碱指示、以及焰色反应等等,让同学们有机会更细致深入地了解其科学原理、感受科学的独特魅力。讲座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好奇,踊跃提问,李治林引导孩子们思考、猜想、多人合作,尝试一点点找到问题的答案,突出探索的过程,并引导大家将过去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闫宏亮研究员带来了一节《星空漫谈—恒星的秘密》科普讲座,麟湖小学五年级530名师生座无虚席,聆听了关于宇宙星体的故事,他们是一群看星星最多的那群人。宇宙是一个很庞大的天体,观察星星只能在夜里进行,完全是逆着生物钟,“日出而息、日落而作”,观察天体的工具除了目测以外,更多的是依靠有8层楼高的国家天文台望远镜,最最让学生兴奋的是通过视频,观察到人与自然,人与地球,人与天体,人与宇宙的关系,感觉天外有天的阵阵变化,感觉宇宙的无穷秘密和力量。 闫宏亮研究员科普讲座现场 焦菁副研究员在嘉兴南湖实验七星学校(小学部)为五、六年级的同学作“空间天气”科普讲座。她以“空间天气”为主题,结合最近的台风“梅花”和太阳黑子的例子,向同学们介绍天气和空间天气的区别。她采用图片加动画等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太阳的颜色”、“太阳望远镜”、“太阳发脾气对我们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最后还通过“纳米卫星”和“定制化服务”对空间天气的前景进行展望。在讲座过程中,有不少同学举手进行互动,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并能结合平时的一些科学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焦菁副研究员科普讲座现场 16日下午,出席了嘉兴市2022年科普日的主场活动现场,现场举行了中科院老科学家与青年学生话创新,进行了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分享。会后的科学家采访中,李治林博士表示在为学生们讲课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他们对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真正的科学研究,其实跟我们科普的这些内容还是离得比较远的。但是如果孩子能在年轻的时候,对一个事在内心种下一颗种子,将来逐渐以此为目标,好好地学习,只要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真正对它感兴趣,给我们未来培养一些人才就足够了。” 青促会北京分会科普小组代表合影留念 这一系列科普讲座给同学们提供了和科学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点亮了他们的科技梦想,不经意间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的心田。青年科学家还处于术业有专攻的阶段,老科学家们身上有着几十年科研的历练和从容,这次青老科学家们的联合是未来科普活动的一个很好的范本,在嘉兴市业界内得到了很好的反响。青年科学家可以从老科学家那里得到学习,科普的对象比如中小学生、武警战士可以从不同年龄层次的科学家身上看到科学的力量,正如潘习哲研究员所说的“非常认真”的精神,需要从小培养历练,这种精神也适合于各行各业,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个体,也更好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据悉,全国科普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全国各级科协组织和系统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而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双休日。嘉兴市科普日系列活动,定于9月15日至9月21日在全市各地集中开展,各地各部门在活动期间,预计累计将举办重点科普活动300多场,中科院青促会北京分会和老科学家科普团与嘉兴市科协合作已超过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