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1日,应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青促会会员谭亮成研究员和蓝江湖高级工程师邀请,云南大学刘光鑫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治祥博士、咸阳师范学院杨波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金思敏来所开展学术交流并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谭亮成研究员主持,所里多名青年学术人员和学生参加讨论。 刘光鑫博士做了《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亚洲季风冰期间冰期变化》报告,针对目前石笋古气候研究中石笋氧同位素解释的难题,从水汽源区进行了解译,为我们氧同位素解释提供了新思路。王治祥博士做了《青藏高原新近纪湖相沉积旋回地层学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他本人针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众多发育的新生代盆地开展的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东亚夏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56 Ma)是新生代最显著的极热事件之一,被认为是理解区域和全球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对象。金思敏博士做了《英国北海盆地PETM极热事件》的报告,展示了目前已发表的沉积厚度最大的PETM记录。并借助有机碳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含量,生物标志物和汞含量分析,结合旋回地层学探讨了PETM事件的古气候变化和成因,并强调了天文轨道参数变化对水循环和大规模陆源碎屑输入的驱动。杨波副教授做了《西汉帝陵历史地理》的报告,为大家介绍了西汉帝陵数字平台建设,该数字平台利用多仪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汉长陵、茂陵进行建模,为学术和社会服务提供便捷。同时用Gis对康陵、唐建陵的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速率进行了估算和重建。 本次报告内容涵盖从早新生代到晚第四纪及历史时期,从高原到深海到地下,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会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