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午,由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组织,以促进青年科学家的学术交流、激发科研热情为目标的第八期午间学术沙龙在国家天文台A座5层观景平台如期举办。本期学术沙龙由王菲鹿副研究员主持,邀请了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蔡洪波副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家介绍高能激光的应用及激光聚变快点火研究进展。 主讲嘉宾蔡洪波2007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日本大阪大学激光工程研究所(ILE)任特任研究员(博士后),从事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2009年回国后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承担国家级惯性约束聚变项目、高技术863项目任务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别是激光聚变快点火中强流电子束点火源的产生和有效控制研究、百兆高斯准静态磁场的产生机制和特性研究、大尺度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以及高性能粒子模拟程序的研制。2012年入选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双百人才计划。近年来,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E, Physics of Plasma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蔡洪波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高功率激光在实验室天体物理中的应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进展、惯性约束聚变和天体物理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次沙龙讨论了如何在实验室产生温度大于1亿摄氏度(太阳核心温度约1千万摄氏度)、压力大于10亿帕斯卡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状态,讨论了如何在实验室利用惯性约束聚变获得“小太阳”,介绍了激光聚变快点火方面近年来取得的的主要成就。 本次午间学术沙龙吸引了很多对实验室天体物理和核聚变物理感兴趣的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蔡洪波副研究员的报告诙谐幽默而又深入浅出,报告结束后,参加此次午间学术沙龙活动的科研人员之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国家天文台青促会主办的午间学术沙龙活动为促进天文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励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和竞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蔡洪波副研究员进行讲解 
午间学术沙龙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