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近期《Interstellar》(《星际穿越》)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2月11日下午,由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主办的午间学术沙龙在台图书馆召开了特别一期,结合国家天文台的学科优势,对该影片中的科学进行解读和探讨。 本期沙龙的参与者集体观看了(Discovery: Science of Interstellar?)《<星际穿越>中的科学》纪录片,该纪录片介绍了此部建立在严谨科学和合理设想基础上的电影整体制作过程,辅以天文学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未来人类进行的星际旅行进行大胆的设想,并涉及了黑洞、白洞、虫洞等概念,内容详实,言简意赅。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包括来自于天文学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皆对此部电影中涉及的天体物理现象和特性非常感兴趣。影片播放完毕后,由参与活动的黑洞方面研究专家、青年千人研究员苟利军为大家讲解了影片中涉及到的部分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知识,也对一些模糊的概念进行了解惑。就几个特殊的问题,苟利军研究员与现场参与者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此次午间学术沙龙结合《星际穿越》的电影场景设置,在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将主办地点设置在图书馆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