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快速成长成才,推动青年科研人员更好地与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青年促进会南京土壤研究所小组日前特邀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白凤武博士访问南京土壤所与青年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并作了题为“Biorefinery: Challenges ahead and strategies for solutions”和“高质量科技论文及项目申请书写作”的报告,土壤所青年促进会会员、新进所职工及青年职工和学生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青促会会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永红博士主持。     白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他的实验室目前在生物炼制技术、工程化应用以及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重点讲述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造或选育目标产物生物合成性能优良且具有自絮凝能力的菌株,以细胞自絮凝形成颗粒作为细胞固定化方法的无载体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概念, 并发展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程放大技术。随后,白凤武教授还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成才之道,重点讲述了高质量科技论文及项目申请书写作,包括如何选题、摘要、背景与意义、研究路线、文字编辑、投稿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大家分别就生物资源化相关内容以及如何提高项目申请和投稿命中率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白凤武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生物质资源转化和生物能源产品生产研究。在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50多篇在Metabolic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及Biotechnology Advance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长期担任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 9.02) 期刊编辑,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IF 6.04)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F 4.13)和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IF 2.87)等期刊编委。     南京土壤研究所长期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依托青年促进会南京土壤研究所小组,搭建了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青年五色土”论坛交流平台。论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机制与国内外同行、兄弟单位进行学习和交流。互动机制除了专业内容外,也侧重学习同行的成长成才之路及通过交流建立长久的合作共赢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