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理事会资讯
︰  分会资讯
︰  小组资讯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青海盐湖所青促会小组2015年举办系列学术活动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15/12/27

青海盐湖所科研方向主要为盐湖地质、无机化学和化学工程。针对地学和化学学科差异较大,所内青年学者之间沟通较少的现状,青促会小组于2015年组织了第一届青年科技论坛,为促进盐湖所青年科研工作者交流学术思想,增进不同学科方向间的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青促会小组分地学和化学两个方向举办了3次学术沙龙,促进了所内青年学者与国内优秀中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也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青海盐湖所青年学者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1、青海盐湖研究所举办第一届青年科技论坛
    2015年8月7日,青海盐湖研究所举办了由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主办,人事处和科技处协办的第一届青年科技论坛。本次科技论坛的主题为“科技人员与科技成果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本届青年科技论坛旨在促进盐湖所青年科研工作者交流学术思想,增进不同学科方向间的合作。论坛分两个分会场举行,分别由段东平、吴志坚、贾永忠、周园四位研究员主持。
    本次科技论坛在筹备阶段主办小组鼓励盐湖所35周岁及以下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同时也邀请少数35岁以上的优秀科研人员参与进来。论坛共有29个学术报告,其中2个特邀报告,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13个报告,工程中心和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14个报告。经过十几位评委的现场评选,本次学术论坛共评选出10个优秀学术报告,给优秀报告人颁发了获奖证书并给予了物质奖励。刘忠获得了学术报告一等奖,魏海成、曾方明和海春喜获得了学术报告二等奖,袁秦、彭姣玉、高丹丹、申月、苗卫良和李建森获得了学术报告三等奖。段东平副所长、韩凤清主任和贾永忠主任给获奖人颁发了获奖证书。

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做报告

报告分会场

    论坛报告结束后,段东平副所长对此次学术论坛的学术效果给予了肯定,段所长希望盐湖所青促会小组能够带动起所内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使青年科研人员以更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科研工作。本次学术论坛极大地活跃了盐湖所的科研氛围,增进了地学和化学青年科研人员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参加学术论坛的青年科研人员和评委合影

    2、青海盐湖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举办2015第一期学术沙龙

    中科院青海盐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小组以古气候环境变化、地貌演化和同位素测定为主题,刘向军副研究员邀请香港大学柳中晖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鑫副教授、临沂大学于禄鹏副教授和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贺茂勇副研究员于201589日至10日来青海盐湖所进行了学术交流。

邀请报告人在作学术报告

    810日上午,柳中晖副教授首先做了题为生标长链烯酮在重建中国干旱区古环境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柳中晖先讲述了湖泊烯酮的气候环境意义,之后讲述了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重建中国西北全新世环境变化中取得的成果和进展,着重讲述了重建中国西北晚全新世温度和盐度取得的成果。接着,周鑫副教授做了题为季节性太阳辐射驱动的东亚季风区全新世适宜期时空演化的学术报告,讲述了中国东部全新世适宜期开始时间由南向北推后的新发现及其驱动机制(季节性太阳辐射)。之后,于禄鹏副副教授做了题为柴达木盆地风沙地貌的成因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讲述了其与合作者通过光释光测年和野外地貌、沉积学考察,对柴达木盆地线性沙丘成因及时空演化的新认识和思考。最后,贺茂勇副研究员做了题为高精度MC-ICP-MS测定BLiSr同位素及其运用的学术报告,讲述了BLiSr同位素的测定方法和它们在考古和流域化学风化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的遇到的问题。

 报告人与听众进行学术交流

    整个学术报告学术气氛活跃,报告人和所内外前来听报告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首都师范大学刘兴起教授,盐湖所韩凤清研究员、余俊清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些科研人员及盐湖所、青海师范大学的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也一起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对于活跃盐湖所科研氛围和拓展盐湖所青年科研人员与所外同行学术交流有积极作用。

    3、盐湖所青促会举办2015年第二期青年学术沙龙活动

    中科院盐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拟定于2015818-19日举行第二期学术沙龙(化学科学)。本期学术沙龙以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电化学发光平台的相关研究及超疏水/疏油材料的相关研究为主题,邀请来自青岛大学的刘敬权、许元红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俊平研究员来盐湖所进行学术交流。

    818下午,中科院盐湖所青促会小组与青海省化学会共同举办了盐湖所2015年第二期青年学术沙龙活动,活动由盐湖所化学室主任周园研究员主持,邀请了青岛大学的刘敬权、许元红教授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张俊平研究员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

    刘敬权教授以新型功能高分子、石墨烯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及其产业化为题,分享了他在海外的科研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许元红教授和张俊平研究员也分别就基于新材料新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平台的建立及应用基于有机硅的超疏水/超疏油材料进行了主题报告。

    所内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并在现场就相关科学问题与报告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活动对于活跃青海盐湖所科研氛围,增进青年科研人员与所外同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邀请报告人在作学术报告

    4、青海盐湖所青促会小组举办第三次学术沙龙

    中科院青海盐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以黄土高原物源和青藏高原古人类研究为主题,刘向军副研究员邀请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南京大学李高军教授、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于2015117日到青海盐湖所进行学术交流。

邀请报告人在作学术报告

    117日上午,董广辉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世界屋脊的史前人类的学术报告。董广辉讲述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考古遗址碳化种子测年显示在52003600年前,人类主要定居在青藏高原2600米海拔以下,以种植粟为主;3600年以来随着大麦的成功引种,人类才向高海拔挺进,克服了气候变冷并且定居下来。

    李高军教授作了题为从黄土到青藏高原:来自地球化学的视角的学术报告。李高军首先从全球尺度讲述了其在大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及青藏高原构造抬升-风化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新认识,接着讲了他们在东亚风尘物源示踪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并着重介绍了用铀同位素来追溯黄土粉尘颗粒传输历史及在西峰黄土中的应用,最后讲述了黄土中生物微钙体的Sr/Ca比值作为夏季风古降水指标在黄土高原中部的最新研究结果以及黄土微钙体的氧同位素指标与石笋氧同位素指标的对比结果。

    侯光良教授作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史前文化陶器来源地分析的学术报告。侯光良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陶器元素含量和物质组成,并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陶器的可能来源地。该报告对于理解史前青藏高原东北部古人类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具有重要启发。

学术沙龙现场

    报告结束后,报告人和所内外前来听报告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青海盐湖所部分科研人员和学生、青海师范大学生地学院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本次活动对活跃青海盐湖所学术氛围,促进本所青年科研人员与外单位同行学术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