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北京基因组所青促会小组与人事处联合举办2016年第4期青年创新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的徐书华研究员做了关于”群体基因组学”的专题报告。他以“基于基因组大数据解析人群精细遗传背景”为题,妙趣横生地介绍了群体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和课题组的一些近期研究成果。 徐书华研究员从基因组大数据开始,讲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单倍体型图计划、遗传背景与群体结构等领域发展,并用北京天津的人群遗传差异作比喻讲述遗传背景与群体结构,让在座的青年科研人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群体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趣味性。同时,他以课题组近期开展的少数民族群体基因组学研究为例,针对他们到底是谁?这种状态持续多久了?背后的遗传学基础是什么?等科学问题,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少数民族极其复杂的遗传背景和混合历史。最后,针对进化和适应的定义,他提出了“进化≠完美”、“进化≈凑合”的独特见解。 报告期间,会议室笑声、讨论声不断传出,现场轻松活跃,与会的青年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积极踊跃地提问和讨论,徐书华以“师兄”的身份,逐一给予了回答和讲解。最后,徐书华研究员希望与有志愿开展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或学生开展合作。 徐书华博士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进入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0年晋升为研究员,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11年应聘担任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入选青促会,2015年被评为首届青促会优秀会员,并入选“杰青”。目前,徐书华研究员已在Science、PNAS、Genome Res、AJHG、HMG和MBE等领域知名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二十多篇。

创新论坛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