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5日,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近代物理所小组举办第28期“青年论坛”,邀请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Takehiko Saito教授作了题为“Exploring subatomic nuclei with strangeness with heavy ion beams”的报告。 Takehiko Saito教授是日本籍物理学家,37岁时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受聘教授职位,被称为日本年轻一代的杰出核物理学家。Takehiko Saito教授这次来兰州参加中国下一代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上相关核物理实验的专题讨论,借助中科院青促会的青年论坛与近物所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讨论。报告中,Takehiko Saito教授特别提到,对于超核的实验研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主要是借助大型对撞机开展的,但是他在博士后阶段提出利用重离子碰撞固体靶,在离子束能量超过2GeV/u的能量时可以更加细致的研究超核的性质,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在GSI建立了自己的青年科学家小组,带领几个博士生和博士后经过多年的实验准备终于在2009年利用GSI的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他自己提出的想法,并且解释了之前的一些疑问,该实验还被批准为在德国大型加速器FAIR上first-day核物理实验。由近物所主导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项目已经获批,目前正在物理讨论和加速器设计阶段,Takehiko Saito教授基于自身的核物理实验经验,提出在HIAF上也开展超核物理实验研究,并且期待与中国同行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合作和交流。整个报告展现了一个年轻人成长为杰出物理学家的历程,特别是他对实验核物理研究的坚持,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兴趣和思考。 本次论坛是由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近代物理所小组组织的青年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拓展青年科研骨干的科研思路和相互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Takehiko Saito教授报告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