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理事会资讯
︰  分会资讯
︰  小组资讯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孙卫东研究员应邀为地化所青促会论坛作报告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17/8/5

726日下午,地化所青促会小组举办了第八期论坛。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作了题为《太平洋板块漂移与中国东部地质事件》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地化所青促会会员蓝廷广副研究员主持,我所青促会会员、青年科研人员及学生100余人慕名前来参会,会场爆满。

报告中,孙卫东研究员就中国东部太平洋板块自中生代以来的俯冲方向、俯冲动力学机制以及俯冲的成岩、成矿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今后如何深入研究板块俯冲问题,如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起始时间、方式和原因等进行了探讨。提问环节,参会人员对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板块运动、胶东及华南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的关系、中国西南卡林型金矿与板块俯冲的关系、华北岩石圈地幔减薄机制、德干玄武岩成因及其成矿效应等问题与孙卫东研究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讨论。全场气氛热烈,由于会场有限,许多听众只能站立听完报告。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孙卫东研究员情绪饱满,参会人员兴趣高昂。此次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思想深刻,充分展现了孙卫东研究员的学术魅力和深厚功底,为我所科研人员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嘉宾简介:孙卫东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地质研究。主要开展“板块俯冲工场”(The subduction factory)研究。板块俯冲工场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与1998年提出的。孙卫东自1999年开始从事此项研究,在揭示海底火山岩及大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板块俯冲带高氧逸度岩浆对斑岩铜金矿床的控制机理和洋脊俯冲及西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与中国东部成矿事件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成果。迄今为止,孙卫东共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180余篇(含2Nature正刊),专利10项。主编国际期刊专辑5部,他引总数6000余次,其中SCI他引4000余次,H因子41,入选ESI高引用率名录。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2010)、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1)、南海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4)、仪器研制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6)。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目前担任Solid Earth Sciences主编,GCAActaGeochimica及《地球化学》副主编。

人事处张钰供稿/摄影


会议现场



孙卫东研究员作报告



青促会会员蓝廷广主持会议



全场座无虚席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