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理事会资讯
︰  分会资讯
︰  小组资讯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7青年创新论坛:肿瘤演化与治疗,搭建科研与临床的转化桥梁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17/11/26

1110日北京基因组所青促会小组举办的2017青年创新论坛第八次主题演讲成功召开。论坛邀请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肿瘤临床治疗的三位青年学者王吉光博士、连斌博士、郝淑煜博士做客基因组所,关注肿瘤演化与治疗相关的科研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王吉光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曾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优博、哥伦比亚精准医疗奖学金等。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致力于癌症基因组学与精准医疗方向的研究,有丰富的肿瘤演化相关科研经历,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于NatureCellNature GeneticsNAR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王老师的报告题目是癌症进化与精准医疗。此次报告围绕肿瘤异质性及其精准医疗的话题,从肿瘤患者存在哪些基因突变、突变是否会发生时间、空间变化以及针对这些时空变化规律如何引导治疗等层次逐一分享了他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肿瘤大爆炸理论之外还存在平行宇宙的概念,让听众真切地了解癌症的异质性及其演化是阻碍精准医疗的最大障碍,利用数学模型和进化理论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连斌博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治医师,致力于黑色素瘤、泌尿生殖肿瘤的临床诊治及转化研究。现为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青委会秘书、ASCO会员、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和医管局培养计划人才,CSCO“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连博士的报告题目是肿瘤的免疫治疗。该报告以黑色素瘤为例,讲述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和现状,认为免疫治疗如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医学领域带来很多契机。他用开汽车比喻治疗肿瘤,既要激活活化性因子(踩油门),又要释放抑制性因子(松开脚刹和手刹),才能发挥肿瘤免疫治疗的最好效果。另外,连博士基于临床治疗数据指出,目前用于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效果在国内国外存在差异,呼吁发展针对国内患者的免疫治疗科学研究。

郝淑煜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主任医师,致力于神经神经系统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的发生机制与诊疗研究。师从王忠诚院士,曾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部脑肿瘤中心、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神经肿瘤系访问学习,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四十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批专利1项。现为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青委会委员,2012年北京科技新星。郝大夫的报告题目是转化医学下的罕见病与常见病。此次报告侧重讲解了从罕见病的发现如何启迪常见病的研究,认为罕见病一般是多系器官或组织异常的疾病,是很好的研究模型。通过大量的案例和丰富的影像学资料,郝医生展示了多年从医过程中积累的罕见病独特的症状表现,包括神经纤维瘤病2型、VonHippel-Lindau病、Li-Fraumen综合征、WRN综合征、马富西综合征等,强调了携带特异突变的罕见病患者可以是探索特殊基因组变化对机体造成影响的宝贵契机,此外他也着重指出作为一个临床医生需要注意从患者的细微症状中发掘出特殊的临床价值。

会后,与会师生反应热烈,三位青年学者耐心回答了与肿瘤演化与治疗相关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本次论坛激发了青促会会员与三位青年学者今后开展科研与科研、科研与临床之间的合作意愿。此外,在论坛开始之前,青促会理事陈科博士向三位学者简要讲解了青促会的由来、发展和现状,以及中科院对青促会的重视与支持。本次交流由中科院青促会主办,青促会基因组所小组联合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共同承办。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右二、三、四依次为连斌、郝淑煜、王吉光)

 

 

报告现场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