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理事会资讯
︰  分会资讯
︰  小组资讯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遗传发育所小组举办2018年第1期学术沙龙---组学研究揭示极端生物抗逆机制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18/1/26

2018126日,遗传发育所小组举办了本年度第一次学术沙龙,应会员翟庆哲和张保才邀请,来自上海逆境中心的青促会会员张蘅研究员为全所职工和研究生们作了题为“Learn to cope with abiotic stress from extremophiles: a genomics approach”的学术报告。

张蘅博士首先介绍了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的紧迫性和复杂性,阐述了测序技术进步和基因组学发展为利用极端抗逆生物揭示盐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抗性机制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然后,张蘅博士详细地讲述了对极度耐盐的异源四倍体作物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的基因组测序和高质量组装及注释,以及关于藜麦物种形成和进化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接着从藜麦编码的三个主要种子贮藏蛋白家族的蛋白序列对藜麦种子高营养价值的原因进行了揭秘,并通过转录组分析对藜麦盐泡细胞形成和从表皮细胞到盐泡细胞的离子转运的分子模型进行了解析。最后,张蘅博士介绍了对极度耐旱的古老作物糜子(Panicum miliaceum)的基因组高质量组装和注释等研究和在C4植物糜子的固碳分子机理上的新发现。遗传发育所曹晓风院士出席了此次报告会,并与会员们亲切合影。期间,参会者与张蘅博士针对盐泡细胞的形成机制和泌盐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午间座谈会期间,遗传发育所小组会员们和人力资源部主管老师们在职工之家与张蘅博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科难点及青促会活动进行了充分地深入交流,探讨了基因组学的发展趋势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一些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大家加深了对彼此研究领域的了解,并达成了一些合作和交流意向。

本次学术沙龙有效促进了青促会会员及青年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科研活动组织能力。遗传发育所小组将继续举办系列青年论坛和学术沙龙,发挥青促会的交流平台作用,促进会员和青年学者成长。

合影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