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小组(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青促会小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天山北坡退化生态系统考察及青年学者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疆内外从事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物种保育等领域的青年学者近60人,旨在呼吁全院的青年工作者为新疆脆弱生态系统的保育及恢复建言献策。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遥感地球所、成都山地所、华南植物园、西北生态资源研究院、东北地理所、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共26家单位的6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其中包括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等。 论坛开幕式由新疆生地所青促会小组组长刘会良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陈曦研究员致辞,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此次天山北坡退化生态系统考察及青年学者论坛的召开极大地调动了会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会员间学科交叉创新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平台,同时也为会员铺设了自身成长之路,现在很多新疆分院系统的青促会会员都成为了单位的科研骨干,有的走向了中层领导岗位,可见青促会在培育青年人才、助推青年人才发展、打造青年领军人才等方面成效明显。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召开进一步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加强学科交叉创新、在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确保创新产出、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张元明研究员(主持工作)代表主办单位领导致欢迎词,他说新疆生地所青促会小组举办“天山北坡退化生态系统考察及青年学者论坛”,旨在推动新疆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促进从事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物种保育等领域的青促会会员的学术交流,增加青促会会员之间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的可能,此次论坛必将为科学院各单位青年人才的交流搭建平台,必将推动学科层次的有效合作,进而提升创新研究水平,最终产出一批原创性强的科研成果。 中科院青促会理事、新疆分会会长张海龙代表新疆分会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对论坛的精心组织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加深各位内地的专家对新疆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通过此次论坛和野外考察的机会,能够找到可以合作并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以后的学科交叉创新和学术交流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青年人的智慧。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首席科学家,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做了“丝绸之路关键区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大会特邀报告。大会特邀报告结束后,青年学者们围绕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恢复、群落演替和功能等议题共发表口头报告12个。报告内容充实、汇报精彩、讨论热烈,引起了与会者广泛关注和好评。 论坛结束后,与会青年学者参观了伊犁植物园、巴音布鲁克草原站、积雪站和阜康荒漠站。通过野外考察,与会青年学者充分了解了新疆生地所工作者,科研情况,也希望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