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理事会资讯
︰  分会资讯
︰  小组资讯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空间中心青促会会员在 “率先杯”大赛决赛中再创佳绩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18/8/1

717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简称“率先杯”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深圳举行。本次大赛,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简称“空间中心”)青促会会员积极响应青促会理事会的鼓励和动员,踊跃组织队伍参赛,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青促会会员勇于“率先行动”,敢于大胆创新的精神风貌。

空间中心青促会会员罗冰显、李明涛、张艺腾和薛洪波分别组建和主导了四个入围决赛的项目:《地掩天蚀——揭秘太阳风起源》、《太空怒火——小天体操控与利用》、《大洋慧眼——水下目标磁定位》、《一触即发——动态磁性目标智能感知网络》。最终“地掩天蚀”和“一触即发”和两个项目荣获决赛优胜奖。空间中心四个项目具有充分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和颠覆性,受到了学界、媒体和社会的热切关注。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科学报、中国网、中新网、大公报、广州日报、深圳新闻、深圳卫视等多家媒体的对以上参赛项目进行了重点报道。新华社新华社深圳720日对“地掩天蚀”项目报道称:既有太空探索又“脚踏实地” 中国科学院搭建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新华社科技版724日对“太空怒火”项目头条报道称:中国科学家设想“抓”小天体回地球。

《地掩天蚀——揭秘太阳风起源》项目,负责人为青促会会员罗冰显研究员,来自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申成龙教授和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王亚敏博士。该项目源于一个关于日冕观测的构想,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出现日全食的时候才能观测日冕,而日全食很少发生。利用人工设计的仪器——日冕仪进行观测,又受到日冕仪光学系统中的杂散光等多种影响,日冕观测能力受限。项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观测模式,把望远镜放置到日地连线远端的第二拉格朗日点附近,以地球遮挡太阳从而进行日冕的高精度、长时间观测。倘能实行,有望为科学家们解开日冕加热这个2012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八大未解天文之谜之一的难题助力,也能服务于空间环境保障。

《太空怒火——小天体操控与利用》项目,负责人为青促会优秀会员李明涛研究员,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项目提出对地球“擦肩而过”小天体进行操控,使危害小天体能够为人类利用。给小天体装上发动机,插上飞翔的翅膀,操控其安全进入地球轨道上空;给小天体穿上“拉风”防热减速外套,操控其安全着陆无人区,从而实现摘星计划。一次性可以拖回百吨级小天体,颠覆目前公斤级的深空取样方式,促进规模级太空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项大胆的前瞻性空间探索设想,太空怒火项目受到多位专家领导的好评。

来自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磁场探测团队,依托研究室的技术力量,一个团队贡献了两个项目:《一触即发——动态磁性目标智能感知网络》和《大洋慧眼——水下目标磁定位》,其创新性、突破性、实用性和重要性赢得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和赞誉。

《一触即发——动态磁性目标智能感知网络》获胜项目,基于高效的磁信号探测手段,利用多节点构建了网络化动态磁性目标探测系统,让隐蔽的重点区域内威胁性目标无处可藏。该项目由国内磁场探测领域一流团队通力协作完成,主要成员包括宋伟工程师、薛洪波副研究员、张艺腾副研究员等。这个项目的特点是“小东西、大应用”,利用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高灵敏度的弱磁传感单元构建的动态磁场探测无线网络,可以对广阔的密林、山区和水下等隐蔽区域进行无人值守的实时智能监测,区域内威胁目标“一触即发”,实时发现和锁定威胁目标,是这些区域的磁敏感神经网络,具有巨大的创新性应用价值。

《大洋慧眼——水下目标磁定位》项目由青促会会员张艺腾和薛洪波等人组建。大海是非常优质的天然探测屏障,传统的探测手段在水下探测遇到了困难,而大海对于磁信号却是透明的。大洋慧眼项目开发了航空多点三维矢量磁场阵列测量实时定位技术,犹如大海之上的眼睛,突破大海屏障,直接看穿水体,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可应用于沉船、残骸等水下目标的搜索、定位与追踪。该项目提出的磁定位技术在军用、民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该项目在比赛期间迅速完成了原理性演示样机的研制、标定、测试,并开展了现场演示,演示效果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多方专家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赛后多位专家领导对此项目表达了浓厚兴趣。

本次大赛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营造鼓励创新文化的一次生动的探索和实践,以军民两用前沿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为出发点,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培养具备开拓创新潜力的中青年人才,为国家急需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奠定基础。大赛由军委科技委发起,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

本次大赛面向全国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创新团队/个人,分“未来先进电子科学技术”、“生物及交叉科学技术”、“军民融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等十二大领域,共征集了600余个前瞻性科技创新项目参赛,空间中心共有21个项目参赛。初赛共遴选出120个项目进入复赛,空间中心8个项目入围,其中空间中心青促会会员组建项目为4项。复赛共遴选出60个项目进入决赛,空间中心6个项目入围,其中4个项目由空间中心青促会会员组建,最终2个项目获胜(全部为青促会会员团队)。717-18日,通过现场路演和答辩,最终评选出30个决赛优胜项目并于19日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颁奖仪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