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六届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小洪山交叉学科论坛在中科院水生所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办,中科院青促会武汉分会、中科院水生所及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承办。本届论坛得到了中科院武汉分院和湖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沈阳生态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所、武汉岩土力学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的70余名专家、青年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论坛。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吴月朗、社发处副处长李斗林,中科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李伟、科技合作处处长王勇,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党委副书记刘德洪,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殷战、副所长胡炜、科研业务处处长贺锋出席本次论坛。中科院水生所殷战副所长致欢迎辞,中科院武汉分院李伟副院长致辞预祝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主题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论坛组织了4个特邀报告和12个学术报告。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吴月朗以“谱写湖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精神,详细介绍了湖北在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部署。水生所王洪铸、刘焕章和甘南琴三位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刍议”、“长江的河流生态学特征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对蓝藻水华及其控制的再认识: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或生物学问题”的特邀报告。多位青促会会员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合作需求,从体制机制、资源整合、学科评价与交叉、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本次小洪山交叉学科论坛为优秀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工作的平台,对促进各所间和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增加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