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理事会资讯
︰  分会资讯
︰  小组资讯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19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召开
编辑:青促会   时间:2019/11/5

2019112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2019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前沿探索与交叉创新”,旨在加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生命领域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系,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发挥好青促会会员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作用。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小龙所长致开幕辞,他向来自全国各地青促会优秀成员代表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概况;青促会生命分会秘书长罗鸣介绍了青促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近况,尤其是近几年,曾经的青促会成员纷纷成功转型为独立PI,取得国家优青、杰青等荣誉称号,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希望在座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奋发图强、不断进步。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是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第一次主办青促会科学论坛,主办方特别并创新地设立了一个对话环节“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和培养”,邀请了本研究所四位资深研究员刘小龙、周金秋、赵允和张雷作为嘉宾,针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嘉宾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思考“你是谁?你同年龄的竞争者是谁?你的职业偶像是谁?你想成为谁?”,并就如何权衡独立与合作的关系、科研生活保障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与在座的每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点迷津。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杨财广研究员就基于化学生物学的新药发现做了精彩的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跨学科队伍是必要的,理想的新药发现构成应包括药化与生化、结构与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技术。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的徐书华研究员跟大家介绍了我国开展的百万人体基因测序工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找到不同地域人口之间的遗传学特性和差异。这些认知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精准医学治疗。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彭广敦研究员跟大家分享了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利用空间转录组技术Geo-seq来解析体内干细胞时间空间层级决定的分子调控,并结合空间定位来实现单细胞的发育定位,来理解干细胞的细胞谱系,促进再生医学应用。

学术交流会议上,还有来自复旦大学生科院的洪尚宇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佳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尹琦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延磊研究员Cell Research杂志资深编辑胡芳芳老师、中科院北京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张保才副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黄涛副研究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于祥田博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娜副研究员和刘志军高级工程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李建戌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杨冬琴副研究员以及我们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陈铭研究员、何灵娟副研究员和焦石副研究员等十几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药物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和单细胞测序等各自领域做了精彩的报告,场上场下讨论热烈,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有些参会专家甚至在会议当天就确定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论坛结束后,青促会上海分会召开了上海分会委员会会议,会议由青促会上海分会会长周易主持。会议讨论并决定成立青促会学术、科普、政宣、产业等四个工作小组,以加强青促会在学科发展与建设、科普工作、制度改革、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学术小组主要负责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交叉;科普小组负责面向会员内部和面向社会的科普活动;政宣小组主要负责政策建议、制度建设、分院联系以及新政策宣传等;产业小组主要负责服务会员的转移转化、建立联系、组织参加创业大赛等。

    本次会议要感谢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各位领导和人教处、联办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青促会小组会员王作云、周小龙、兰姝珏、林昶东、俞清、张永龙等老师对本次会议筹备的辛苦付出。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237
邮箱:qch@mail.iggcas.a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100029

 
 

扫码关注
青促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1 www.yica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050291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