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是维系土壤生态功能的核心。认知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有助于农田养分管理和作物生产。尽管农田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被广为研究,但人们对盐渍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知之甚少。尤其是干旱区的盐渍农田,土壤呈现高pH值和高盐含量,低有机质和低含水量的特点,可能具有独特的微生物分布模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赵帅副研究员针对新疆天山北麓盐渍农田土壤细菌分布模式开展研究。基于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盐渍农田土壤细菌的丰度与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呈现正相关,而细菌多样性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并随着盐分增加而显著下降。Bacteroidetes, Gamm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 和 Gemmatimonadetes是盐渍农田土中主要细菌类群;而Flavobacteriaceae, Cytophagaceae, Halomonadaceae, Acidobacteria 和Gemmatimonadetes 的成员则是盐渍土中的指示种。细菌群落结构受样点距离影响,相似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小,地理距离解释了群落变异的5.08%。相比之下,土壤因素则更好的解释了整个群落变异,解释率为27.26%。在众多土壤因子中,盐分远比pH和含水量重要,驱动着细菌群落变化。此外,细菌网络的模块化与盐渍生态位分化有关。有趣的是,虽然干旱区盐渍农田土壤偏碱性,但酸杆菌却成为细菌网络中的关键成员,这可能与它们具有分解有机质的能力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了解盐渍农田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也为预测土壤细菌群落如何响应盐渍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成果以“Bi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saline agricultural soil”为题发表在Geoderma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青促会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706118320883

|